找到相关内容560篇,用时4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

    组织,则传承于俨大师的《搜玄记》,而其体系乃依据《华严经》的思想为中心。   《华严经》的根本意趣,如依藏大师的看法,即把握于“如来品”所说的十种性因缘,为之展开十义:法尔、愿力、机感、为本、显德、显位、开发、见闻、成行、得果。   所谓因缘:(1)发菩提心不舍众生;(2)修诸善根正直深心;(3)无量慈悲救护众生;(4)行无量行不退大愿;(5)积诸功德心无厌足...

    清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61763079.html
  • 天台宗与华严宗之关系

    事实上,华严粽 对于天台宗的影响还远不止此。华严宗的“”学说是以作为“自性清净心”的真如为核心而展开的,这与智顗所确立的以一念三知为基本表述的“具”说确乎不同,但是在天台宗的后学那里,却曾出现过不自然地以华严说诠释天台具说有现象,并进而以“自性清净心”诠释智顗的“观心”论,以为所观之心乃是“真心”,由此而此发了宋代天台宗内部的一场论辩,导致了宗派的分裂。(关于过一点,我们亦将在第六章的...

    董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1268325.html
  • 探讨中国佛学有关心性问题的书札

    。就是到了宋朝,天台宗的四明尊者也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因为一提到返本还源,必然要牵涉到“”的说法,而之说与天台宗、贤首宗以及禅宗教义都有密切关系。但是法藏法师在《华严经问答》中云:“缘起无自性故,本具……言者即其法性……如其法本具故名耳,非有相之。”这样说来,贤首宗的“”说,似乎基本上没有超出《中论》:“以有空法故,一切法得成”,《维摩经》:“依无住本,立一切法”的论点。...

    吕澄、巨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244484.html
  • 牟宗三的佛学判教及其内在理据

    ,华严宗虽合真心与妄心为一,但却同时讲‘缘起空’,以如来藏自性清静心涵摄妄心,妄心或生灭门缺乏存有论的根据,对妄心而言,只能讲“”而不能讲“具”,所以,它仍然属于真常心系。表面看来,天台宗亦...一切法又可概括之以三,那就是说,统三性皆依止于阿赖耶。”(注13)三即是依他、遍计所执与圆成实性,依他与遍计所执即是杂染法,而圆成实性即是清静法,从杂染法与清静法皆依止于阿赖耶识而言,...

    赵卫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2959611.html
  • 天台宗的思想大义

    说”。为华严的极谈,具则为天台的圆说。华严的说,说一理随缘而成差别法,不随缘时则无差别。天台圆教则谓真如的理性,本来具足迷悟诸法,称为“理具三千”;此理具常随缘现,诸相宛然,称为“事造...法界。一心法界的意思是说,法界一切众生,一日当中不知在十法界游走过多少次。例如:前念生贪瞋痴的心,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后念忏悔,做好事,是人、天的境界;走到寺院里,看到有人在读诵、受持《法华经》,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94563407.html
  • 论佛教修行的境界

    故“一阐提人不能成佛”;对于众生皆有佛性的争论,又引出了无情有性的问题,唐代天台宗的湛然、三论宗的吉藏和禅宗的菏泽神会大师都认为无情物亦有佛性,“草木瓦石悉有佛性”。  天台宗的性具说和华严宗的说...观想实修,才可以开发智慧,成就法身,达到解脱。  华严宗主张说,这是华严宗教义的核心。所谓,就是称,即一切众生无不具足如来智慧,只要称,便可成佛;就佛性与万法的关系来讲,指一切诸法都是...

    何文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4974423.html
  • 一念三千具善恶

      一念三千的实相论通常被称之为“具实相论”。即法性,实性,理性,佛性。心性原是不二,心具、具,其义为一。智者大师有论云:“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做无明,诸颠倒善不善等。…...善恶,染净诸法。   智者大师在《四念处》第四卷上说:“在一念眠中,无明心与法性合,无量烦恼,寻此烦恼即得法。……是一念无明心,有烦恼法,有智慧法。烦恼是恶尘、善尘、无记尘。开出法身、般若、解脱...

    胡春业

    |善恶|人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17192218332.html
  • 略论性寂与性觉理论内在的区别

    论。理体涅☆是有为本法的依因,而不是生因。无为法的特质就在于无所作为(不动)。   与印度佛学正相反,中国佛学专讲无为缘起论。天台宗的性具论贤首宗的论,禅宗的性生论。都是主张真如自性,随缘万法,真如自性的万缘的主体,生因,真如自性是宇宙的大全整体。所谓具万法,从,性生万法,自性不动,自性清净,自性不生不灭,这是最典型的大全主体论,他的现相发生论是基于形上本体而来,这就是无为不动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941539.html
  • “中国佛教与五台山”会议综述

    高僧作了介绍。冯巧英讨论了唐代五台山华严宗学者李通玄的思想,认为李通玄的理事无碍的思想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民众来说是贴近的、血肉化的,对佛教社会化、深入民众了极大的作用。他的实践修持三圣圆融观思想...无碍的思想。蒋义斌先生对宋代张商英与五台山的关系做了探究,强调他到五台山接受文殊信仰,是由疑信参半到全身投入,直到晚年,他仍然认为文殊的道场是在人间的。  蓝吉富先生对五台山佛教的文献《显密圆通...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1741881.html
  • 生命的缘起

    原因和根据。它是“缘起”,和其它的缘起有一定的差别之处。   其它的缘起是“法从缘而”,即一切现象的产生都要依赖一定的前提和条件(缘);而“缘起”是“以不”和“本具不从缘”为基本的特色。华严宗认为万物的产生既不依赖于任何条件,也不是一种真正的生(以不为缘起)。这种观点是以《大乘信论》为理论根据的。如果我们接受了《大乘信论》的思想,那么我们就会承认“真如”这一佛教本体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4752071.html